2020年一場疫情打亂了我們所有的腳步,面對疫情我們沒有退縮,人民做好攻堅任務,做好防疫人人有責,這邊從以下的幾點為大家分享一下人臉識別技術是如何很好的得以應用!
1、社區管理
由于疫情具有人傳人等高傳染性,全國各地紛紛對小區進行封閉管理,嚴格管控社區人口的出入。在這一社區的疫情管理中,包含人臉識別在內的智能門禁起到了重要的身份認證作用。
在智慧社區的建設中,業主進入社區具有人臉識別、微信掃碼以及門禁卡三種方式。但在當下疫情識別管控之中,越來越多的社區開始采用“門禁卡+微信掃碼+人臉”的智慧公安封閉式智能門禁系統。也就是說,業主在進出社區時,以上三者驗證方式均能驗證成功,方能進出。
這三重驗證方式的出現,不僅能對社區業主身份進行確認,還能對可疑人員進行識別。對于社區來說,“門禁卡+微信掃碼+人臉”智能門禁系統包含業主房產證、身份證、人臉、電話等信息,可用于社區戶籍人口、流動人口管理,通過該套系統,居委會和物業公司還能識別、掌握業主近段時間的行程,如什么時候離開/返回小區,..時間前去了解業主的行蹤。一旦發現中間有武漢或湖北旅行史的對象,即使按照國家和市區對疫情防控規定,上報鎮政府進行處置。
當然除了身份認證以及來源追溯,這套內含人臉識別技術的智能門禁系統,還能對業主進行出入規勸。一旦該系統識別出被隔離業主頻繁出入自己房門,將自動進行鎖定,并將被隔離業主身份進行上報,沒有居委會或物業公司解碼操作,被隔離業主將無法進入自家家門。這種強制性很大程度上有效管理了觀察對象,促進了疫情的防控。
而也正是如此嚴格且具科技色彩的管理方式,人臉識別已經逐漸成為了社區疫情防控的一大利器。
2、火車站、高鐵站、企業大樓等人流量密集場所
正值春運返工大潮,如不進行科學防控,火車站、高鐵站等各大交通樞紐將成為疫情爆發地?;谶@點思考,熱成像測溫儀逐漸成為了各大交通樞紐的標配,一旦乘客進入測溫范圍,熱成像測溫儀將利用紅外測溫技術對人體表面溫度進行快速測溫,一旦人體表面溫度達到或者高于預設警示溫度時,將有警示音發出加以提示工作人員有可疑病例出現。
但是,僅僅能進行體溫預警還不夠,如果能在進行體溫預警的同時,對被測人員進行身份確認,或者能避免后續略顯繁瑣的身份查詢流程?;谶@點,已有科技公司如的盧深視推出了三維口罩遮擋人臉識別解決方案及產品,可在正確佩戴口罩的場景下,進行非接觸式的精準身份識別。
據了解,的盧深視推出三維口罩遮擋人臉識別解決方案及產品,識別準確度達97%。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識別過程無需摘掉口罩,也無需刻意露出鼻子等關鍵部位,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等問題。目前,該方案已入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主辦的應急裝備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時間響應國家和政府的應急需求保障。
不過,這套三維口罩遮擋人臉識別解決方案當下還只用于國家和政府部門,企業等其它人流量密集場所并不能采用。于是,目前不少企業開始引入了“體溫檢測門衛機”,其可視為人臉識別門禁的智能替代版。
引入紅外測溫技術之后,兼具門禁考勤和自動檢測體溫兩大功能。當人員通過門禁時,“體溫檢測門衛機”不僅將對人員進行身份識別,并將自動檢測人員體溫并進行語音播報,同時還將自動記錄所有進出人員的體溫,匯總成表格,并自動上傳至公司內部,對企業疫情防控起到了很好的監督作用,同時也在幫助企業順利復工。
此外,需要提及的是,由于人臉識別必定涉及隱私問題,在公眾場所對人員進行人臉識別,政府部門必須保障公民的隱私安全問題。
3、應急管理、公安等政府部門
在這一場所中,人臉識別技術則更多與視頻監控結合在一起。
對于公安及交警部門而言,在對確診或者可疑患者進行身份識別之后,他們可根據“人臉識別+視頻監控”為一體的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對確診人員、疑似人員的行為軌跡進行快速獲取和分析,速度及限度遏制病毒的傳染速率。
不同于其他國家對于人臉識別技術的抵制,接受并贊同人臉技術在中國的使用,是這波人臉識別技術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得以高速發展的關鍵所在。
我們期待包括人臉識別技術在內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激發更多潛力,助力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