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費者網發布的智能門鎖消費滿意度調查顯示:在智能門鎖消費滿意度情況方面,七成多消費者選用智能門鎖的原因為便捷,開門不繁瑣,五成多受訪者愿意使用指紋識別解鎖,七成受訪者認為智能門鎖使用時容易出現異常解鎖或無法開鎖,五成多受訪者擔心服務器被攻擊導致開門指令泄露,受訪者對智能門鎖的滿意度不高。
據了解,本次調查受訪者以男性為主,家庭結構為夫妻+小孩+老人的居多,受訪者以自有房屋居多,其次是租房、準備買房。
通過此次調查,在受訪者中,對智能門鎖比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均只占到一成。受訪者認為智能門鎖.可能發生的問題是異常解鎖或無法解鎖。其中,超七成受訪者認為智能門鎖可能出現異常解鎖或無法解鎖問題,四成多受訪者認為可能出現電池電量不足無法開鎖問題,超三成受訪者認為可能出現指紋不靠譜,淋雨或出汗后指紋識別不了問題;超兩成受訪者認為手機系統升級,智能門鎖的兼容性不強;近兩成受訪者認為可能出現人臉識別不了問題。此外,受訪者.擔心智能門鎖的開門指令泄露。(人臉、指紋被復制等。)
選購智能門鎖不盲目追求奇特功能
智能門鎖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風險問題。智能門鎖的產品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財產和人身安全,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有關..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企業要為自己的產品負責,保障消費者的財產和人身安全。企業是產品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必須為自己生產和銷售的產品質量負責。嚴格按照《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關規定要求,主動把好產品質量關,及時采取升級軟、硬件等措施,堵住產品質量安全漏洞。
其次,有關部門要及時完善相關標準,嚴格把好市場監管關。一方面智能門鎖因使用便利受到廣大消費者歡迎,另一方面由于涉及指紋和人臉識別等多項新技術,智能門鎖還存在不少安全風險隱患。有關部門應盡快針對指紋和人臉識別等新技術運用建立標準制度,為企業設立產品門檻和標準要求,生產質量可靠產品提供根本**。
與此同時,消費者應理性科學消費,不斷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挑選智能門鎖時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不盲目追求各種奇特功能和開鎖方式。應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智能門鎖產品,仔細檢查產品包裝是否清晰明確,是否具有合格證、說明書、保修卡等。盡量不使用或關閉人臉識別功能和遠程開鎖功能。在使用信息識別卡開鎖功能的智能門鎖時,應在日常使用中妥善保管好信息識別卡,防止被非法讀取和復制。在使用帶有指紋識別功能的智能門鎖時,應在日常使用中留意指紋識別模塊是否存在殘留異物或物理損壞,若發現指紋識別模塊出現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指紋識別功能,并聯系生產企業解決。